北京时代方略

昊海生科:资产“拼多多”的游戏


再看与其存在上下游的合作关系又是同业对手,又同为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华熙生物(688363.SH)2019年全年营收、利润均实现38%以上的增长。相比主业非常集中的华熙生物,“拼购”资产攒出来的昊海生科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大股东为上市套现而勾兑出的故事。 只是不知道,闯过了科创板IPO这关的昊海生科能否躲过业绩下降、股价下跌,被投资者抛弃的命运。

2020年4月28日,昊海生科(688366.SH)的一纸公告引发投资者热议。

公告称公司及若干子公司等自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4月27日获得的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共计4744.86万元。上述在2020年获得的政府补助预计会对公司2020年度及之后年度的利润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

光4000多万的政府补助就比许多上市公司的年度利润都高,昊海生科凭什么能拿到如此多补助?不少投资者对昊海生科发出灵魂拷问。

 

2019年10月30日,昊海生科正式挂牌科创板,但在更早的2015年4月间,这家应用生物医用材料技术和基因工程技术进行医疗器械和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便已登录港股市场,证券代码06826.HK

 

作为首家“H+科创板”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昊海生科登录科创板的保荐人也很特别——瑞银证券,国内第一家由外资控股的券商。

登陆科创板后,昊海生科开始实施H股回购。

 

今年3月27日,昊海生科实施了第一笔回购,以31.7港元/股价格回购1.69万股,耗资53.57万港元;5月5日,公司以37.79港币/股价格回购8.68万股,耗资327.997万港币。

 

此时,公司自普通决议案通过以来,已累计购回股数为20.37万股。回购自家公司H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昊海生科的A\H股股价“脱钩”严重。

 

或许绝大部分二级市场投资人没有料到,2019年10月末二次上市挂牌科创板的昊海生科首日开盘价149.3元竟成了7个月以来的最高价创业板挂牌仅仅几个交易日后,昊海生科的股价便跌破了89.23的发行价,至今股价徘徊在80元附近。总市值也从上市首日的266亿元,回落到了143亿。

 

但即便如此,昊海生科科创板总市值也2.2倍于其H股71亿元港币(65亿元人民币)的总市值。回购H股也是为了托住不断下降的A股股价。但问题是,昊海生科港股股价自上市以来也是逐波走低,二级市场投资者显然更愿意拿脚投票。借科创板的红利,昊海生科虽然开出了一个不错的估值股价,但很快就被投资者当做鸡肋。

 

那么到底这家貌似“技术含量”十足的公司,到底怎么了?

 

壹|空渠引水

 

资料显示,昊海生科是由蒋伟夫妇2007年出资创办,是研发、生产及销售创新型医用生物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实际控制人是蒋伟、游捷夫妇,二人分别持股昊海生科28.63%和16.19%。

 

蒋伟,苏州吴中人,曾历任上海平安针织服装厂厂长,上海东元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和昊海化工执行董事。从服装厂跨到化工厂,再到成为上市公司控制人,蒋伟不一般。

2007年1月间,蒋伟持股80%的上海昊海化工有限公司与自然人蒋伟,分别以货币出资1800万元和200万元,设立了昊海有限,这就是昊海生科的前身。根据当时的资料显示,昊海有限成立时未实际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不过很快,这家空壳公司就开启了第一笔收购:以0.33亿取得松江生物药厂。

 

2007年4月29日,昊海有限公司增资5242.13万元。其中,华源生科作为此次增资的股东之一以松江生物制药厂整体资产认缴增资3242.13万元,而昊海有限实际控制人蒋伟认缴200万元、昊海化工认缴1800万元。

 

华源生科实际控制人是华源集团,彼时正逢国务院国资委通过中国诚通集团对华源集团进行资产重组。也籍此,华源生科增资昊海有限的这部分国有资产——松江生物制药厂,转而被卖给了民资公司。华源生科增资入股后不久,昊海有限即召开股东会,同意华源生科将其所持昊海有限44.77%的股权以3300万元的价格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接下来在当年8月1日,华源生科与昊海化工签署《产权交易合同》,将其所持有的昊海有限44.77%的股权以3300万元价格转让给昊海化工。这一波操作使得国有资产一手交易后成为昊海生科起家打底的重要一跃。

 

松江生物药厂的主要产品为玻璃酸钠注射液、透明质酸钠凝胶以及外用冻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等相关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几乎就在收购松江生物的同时,昊海有限的第二笔收购就迅速完成,以总价515.26万元收购了上海建华精细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简称“建华生物”)100%的股权。建华生物的核心业务为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的生产和销售

 

上海其胜生物制剂有限公司(简称“其胜生物”)则是昊海有限的第三家收购对象。同样也是发生在2007年,昊海化工受昊海有限委托,以4495.69万元的价格从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有限公司手中受让了其持有的其胜生物60%的股权。

 

而后,昊海有限分别从昊海化工和9名自然人股东、上海其胜生物材料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其胜研究所”)手中受让了其胜生物85%、15%股权。

其中,9名自然人股东转让价款合计627万元,上海其胜生物材料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所持15%其胜生物股权转让价格为376.2万元。

资料显示,其胜生物主要从事医用几丁糖、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的生产和销售业务。在昊海化工收购前,其胜生物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静安区国资委。

 

昊海有限收购的第四家公司是民营企业上海利康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简称“利康瑞”)。

这笔收购发生在2010年1月间,利康瑞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将所持利康瑞股权全部转让给昊洋投资(蒋伟控制的企业),转让总价800万元。此后,昊洋投资以货币形式向利康瑞增资1000万元。

2010年2月5日,昊洋投资收购利瑞康100%股权,2011年1月7日,公司100%收购利康瑞。成立于2001年9月的利康瑞主要产品为猪源性纤维蛋白封闭剂。

 

这四笔收购,是后来昊海有限整体变更为昊海生科的最主要资产,也是其冲刺上市的筹码。“公司应该是一种准风投概念。”2015年时任昊海生科总经理的吴剑英曾这样评价公司。

 

 

贰|豪购主业

 

从空壳公司昊海有限开始,蒋伟成就了登陆港股市场的上市公司昊海生科后也没有停下买买买的习惯,只不过昊海生科这个阶段的豪购出了圈,锚定在人工晶体领域,眼科材料上。

 

据彼时的招股书披露,昊海生科在2015年以1093.175万元的对价获得河南宇宙38.017%的股权。后者是一家主营人工晶状体及其配套产品生产与销售的企业。昊海生科在此后分三次收购河南宇宙剩余股权。到2017年1月,公司收购河南宇宙全部股权,至此河南宇宙成为其全资子公司,昊海生科也完成了在人工晶状体领域第一步布局

 

就在收购河南宇宙股权的间隙,昊海生科在2016年11月以3.6亿元又收购了人工晶状体销售企业深圳新产业60%的股权;以1300万美元的对价收购Aaren的亲水性折叠及PMMA硬性人工晶状体业务及其100%股权。

此后,昊海生科又先后分两次收购了珠海艾格100%的股权。珠海艾格是一家主营人工晶状体业务的国内企业;2017年5月,昊海生科又大手笔以2450万英镑的对价收购了Contamac Holdings70%的股权。

Contamac Holdings成立于2009年,与旗下子公司Contamac UK以及Contamac US都主要从事人工晶状体原材料的研发生产工作。

 

上述这些收购构成了如今昊海生科眼科业务的经营资产。可以说,昊海生科从创立的那一天起是通过一个一个的并购,造出了一家沪港两地上市的公司。尤其是在港股上市之后,公司收购来的人工晶体等眼科材料业务成为了公司目前最为倚重的板块。按照公司产品来划定业务,目前公司四大业务板块为:眼科产品、骨科产品、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防粘连及止血产品。

 

 

叁|业绩变脸

 

2020年4月末,昊海生科公布了其科创板上市后的首份年报与一季报。业绩变脸也似乎来得凶猛了一些。

虽然2019年昊海生科全年实现营收16.04亿元,同比增长 2.94%;但其净利润却同比下降10.56%,为3.71亿元。2020年Q1公司营收同比下降50.8%,仅为1.54亿元,净利润则大降137%,亏损0.25亿元。

 

实际上,疫情并不能完全解释一季度的亏损。从2019年报中就已经能发现昊海生科滑坡的迹象。

年度内,公司四大业务板块毛利率全线出现下滑,公司整体业务毛利率为77.28%较上年度下降1.23%,但公司销售净利率却较2018年大跌5.74个百分点,从29.2%降至23.46%。

 

销售净利润率甩开毛利率的大幅下降,说明昊海生科的盈利能力明显下滑。如果叠加新冠疫情,可想而知2020年很可能会是其业绩真正暴雷的一年。

 

相比较眼科和骨科产品,昊海生科在最早并购来的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产品、止血材料业务资产出现了下滑。尤其医美方向的产品业务较为明显。2019年昊海生科玻尿酸产品的销售量下降18.43%,2.04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减少0.62亿,元,降幅23.2%。不过,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营收0.96亿,同比增长32.2%。

 

再看与其存在上下游的合作关系又是同业对手,又同为科创板上市公司的华熙生物(688363.SH)2019年全年营收、利润均实现38%以上的增长。相比主业非常集中的华熙生物,“拼购”资产攒出来的昊海生科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大股东为上市套现而勾兑出的故事。

 

只是不知道,闯过了科创板IPO这关的昊海生科能否躲过业绩下降、股价下跌,被投资者抛弃的命运。

 

 

来源:多肽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