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10)58202896

搜索

7��24Сʱ��������

400-660-5555

北京时代方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BEIJING STRATEGY & ACTION MANAGEMENT 
CONSULTING GO.,LT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21号金海商富中心B座1212室
邮编:100124             
电话:(010)58202896          

版权所有:北京时代方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备2021021237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可信组件

《中国食管癌放射治疗指南》解读巡讲媒体发布会盛大召开

浏览量
【摘要】:
2021年1月16日由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划食代、拓新生”——《中国食管癌放射治疗指南2020版》解读巡讲媒体发布会在线召开。国内顶尖放疗专家汇聚云端,与超过2.6万名在线观众共同见证了新版指南的发布。

来源: 新浪医药新闻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2021年1月16日由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划食代、拓新生”——《中国食管癌放射治疗指南2020版》解读巡讲媒体发布会在线召开。国内顶尖放疗专家汇聚云端,与超过2.6万名在线观众共同见证了新版指南的发布。

此次会议由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院士担任特邀嘉宾,山东省肿瘤医院李宝生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在开场致辞中,李宝生教授感谢了于金明院士对于《指南》制定、修改自始至终大力的支持和指导,使本指南能够体现规范、特色、实用的原则——既涵盖综合治疗相关规范,又重点突出了放疗在食管癌诊疗中受到关注的临床问题:如靶区勾画、剂量优化、质量控制等。他回顾了在第一版《指南》发布后获得同行们的积极反馈,以及各位同道们提出的建设性意见。这些也促使编委进一步对《指南》进行修订,并于2020年11月在中国医师协会放疗分会的年会上发布了新版指南。李宝生教授期待通过指南的制定以及一系列巡讲活动,进一步推动肿瘤的规范化诊疗,推动行业进步。

特邀嘉宾于金明院士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李宝生教授带领下的全体指南编委付出的辛勤劳动,及所取得的卓有成效的成果。回顾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史,放疗已经成为肿瘤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食管癌虽然是国际上的常见肿瘤之一,但我国的食管癌一方面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高不下,并且其病因、流行病学及诸多方面与西方有着很多不同。正是李宝生教授及临床、基础专家们的不懈努力,才使我们从完全参考西方经验和指南,逐步走到今天能够拥有我们中国的指南,也在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发出我们中国的声音。新版《指南》的发布,不仅意味着我国在食管癌放疗领域有了适合我国国情的最权威、最科学、最新的参考与指导,同时更意味着食管癌肿瘤患者将能够得到更好、有更有效的治疗的手段。

在致辞环节之后,随着在场各位专家在线一同做出启动手势,荣耀倒数并一齐颂出“划食代 拓新生”的大会主题,《中国食管癌放射治疗指南2020版》成功发布。

大会的指南解读环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的傅小龙教授担任学术主持。他提到食管癌放疗指南是三大学会共同努力下所做的非常实际的重要工作,而指南的发布与后续宣传推广,能够切实帮助广大医务工作者更新认知,提升能力。

山东省肿瘤医院的黄伟教授为大家带来了《指南》中关于靶区勾画的精彩解读。他一方面回顾了我国食管癌的流行病学特点,阐述了《指南》制定过程中专家组规范、特色、落地的指导思想,与此同时,也梳理了不同检查手段对于食管癌分期的优劣,强调各种影像学手段的规范、合理应用是食管癌精准放疗的基石。黄伟教授结合指南详尽地向大家阐述了靶区勾画过程中的考量,并通过实例向大家展示了容易误认的正常结构等很多在勾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细节与经验,也为观众们细致梳理了食管癌周围淋巴解剖及其在勾画中的应用。

山东省肿瘤医院牛作兴教授对《指南》中药物治疗的部分进行了解读。作为消化内科专家,他强调在充分评估患者及肿瘤的基础上推荐基于多学科团队的综合治疗原则。他指出针对食管鳞癌的生物学特性,尽管单纯细胞毒性药物治疗进入瓶颈期,但是其在同步放化疗中的价值仍不可替代。目前食管癌的药物治疗已经进入免疫时代,牛作兴教授详尽梳理了包括卡瑞利珠单抗等国内外免疫治疗药物在食管癌晚期一、二线及术后辅助等循证医学证据,并且期待在目前同步放化疗的基础上,免疫治疗的加入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傅剑华教授对《指南》中的新辅助治疗部分进行了解读。结合相应的循证医学证据,他指出术前放化疗仍是目前食管癌,尤其是鳞癌,治疗中证据最为充分的治疗模式。而随着目前免疫治疗的广泛应用,其与放化疗的结合,可能给食管癌治疗带来新的治疗模式改变,而这其中仍需要包括我国免疫治疗药物参与在内的更多临床研究予以进一步证实。

在媒体提问环节中,现场各位专家针对医学论坛报、新浪医药、肿瘤瞭望、CCMTV临床频道等媒体记者提出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答。

在针对“食管癌放疗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的提问中,于金明院士提到在最近评出的医学革命性研究发现中,从最早的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到最近的2010年的免疫治疗,对于食管癌治疗都十分重要。而放疗联合免疫治疗从机制上更能够发挥抗肿瘤优势。特别是随着卡瑞利珠单抗等国产免疫药物纳入医保,其与放疗的联合使用一定会在食管癌的临床研究和治疗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李宝生教授在采访环节再次谈到了制定《指南》的初衷及新版的更新。一方面因为我国食管癌的特点,另外也考虑到目前国内外食管癌指南均为综合性的,缺少针对放疗这一食管癌重要治疗手段的专门性的指南,因此专家们以规范、特色、落地为指导思想制定了放疗指南。并结合在推广过程中的反馈以及最新临床证据对指南进行了进一步的更新。而黄伟教授进一步介绍了新版指南中针对新辅助周期、靶区勾画、剂量限制等更新内容。

很多热点问题也集中于免疫治疗。牛作兴教授在采访中进一步回顾了免疫治疗从基础研究走向临床转化并且取得令人振奋结果的历程。特别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免疫药物,包括卡瑞利珠单抗等通过ESCORT一系列临床研究使得免疫治疗从后线逐步推向了前线、一线甚至辅助、新辅助治疗,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而傅小龙教授也认为结合免疫治疗的机制,以及逐步积累的临床证据,免疫治疗在食管癌治疗中的前移是必然的趋势。王平教授在采访中进一步与大家分享了其团队在2020年ASTRO大会上公布的最新研究结果,其1年PFS达到80%,OS达到85%,结果非常令人振奋。傅剑华教授更进一步对新辅助治疗中,免疫药物的使用以及临床关注热点进行了分享。

大会总结致辞中李宝生教授再次感谢了《指南》制定、修改过程中每一位参与者的辛勤付出。多舛的2020已成过往,2021已经到来,令人期待。正如于金明院士所说,《中国食管癌放射治疗指南2020版》解读巡讲媒体发布会中各位食管癌大咖从实际临床问题出发,多维的讲解食管癌放射治疗、综合治疗,一起带领大家享受最前沿的学术盛宴。人民健康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信通过每个放疗人的不断努力,在《指南》的指导下以更优质的治疗造福广大的食管癌患者,我们一定能够进一步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构筑健康中国。

《中国食管癌放射治疗指南》解读巡讲媒体发布会回放

长按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