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010)58202896

搜索

7��24Сʱ��������

400-660-5555

北京时代方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BEIJING STRATEGY & ACTION MANAGEMENT 
CONSULTING GO.,LTD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广渠路21号金海商富中心B座1212室
邮编:100124             
电话:(010)58202896          

版权所有:北京时代方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备2021021237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北京

可信组件

“这次没谈成 回去只能把公司卖掉了!”遭遇腰斩降价的药企

浏览量
【摘要】:
药企们的“生死大考”——医保谈判已经结束两天,看似一切归于平静。但大考过后,几家欢喜几家愁:谈判成功,进入市场,迎来放量;谈判失败,错失机会,步履维艰。这样看来,一切又好像才刚刚开始……

来源: E药经理人 作者:  

 

药企们的“生死大考”——医保谈判已经结束两天,看似一切归于平静。但大考过后,几家欢喜几家愁:谈判成功,进入市场,迎来放量;谈判失败,错失机会,步履维艰。这样看来,一切又好像才刚刚开始……

这是发生在医保谈判第三天的故事,到底该不该分享,编辑部的小伙伴们纠结多日。虽然结果不如PD-1入选名单那般牵动业界的心,但这或许也代表了更多中小型企业的心声。

“谈判失败了!”

医保谈判进入最后天的下午,在寒风中蹲守谈判结果的数十家媒体与药企代表们的神经,被一位刚刚结束谈判走出现场的男士的一句话“激活了”。

他叫王豪鹏,来自新疆金世康药业,此次一行三人自乌鲁木齐来到北京。目的嘛,当然是努力将自家唯一一款产品,治疗类风湿的中成药送入2021年国家医保目录。

新疆金世康药业董事长王豪鹏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即使带着“新疆十年来首个通过认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新药”光环,即使已经在国家医保局药企“吹风会”上熟悉了谈判流程、即使已经抄底降价60%,王豪鹏依然无法挽回谈判的败局。

不同于大多数代表走出谈判现场时的一言不发与行色匆匆,当王豪鹏被媒体们围住询问“对谈判结果满意吗”,他的直言不讳的回答让人有些惊讶。或许是对冲击医保目录失败太过失望,“降幅超过60%,已经触碰到了成本线,但还是比医保局预期的底价高出20%。”记者仿佛在他的眼中看到一丝泪光。

还未从失利阴影走出来的王豪鹏,显得有些激动:“一个药从研发到上市,至少需要15-20年的时间,研发成本高且成功率非常低,如果把价格压得太低,企业很难生存,如何驱动创新发展?”他的一席话,也触动了一旁等待自家谈判结果的另一位药企代表连连点头。

“我建议至少给创新性药物开辟通道,为创新药留出三至五年的时间适应市场后再开始降价。”王豪鹏有些无奈,“药品刚一上市就是低价甚至底价,企业该如何发展?后续又怎么创新?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在不盈利的情况下持续创新研发。”

“今年没有入选,政策不变的话,不管再冲刺几年也没有用”王豪鹏难掩失落,“可能这次回去只能卖掉公司了。”或许,比12月的寒风更冷的,是“金世康们”的心。

在医药产业并不发达的新疆,金世康很多年前就已经是乌鲁木齐当地新药生产企业的榜样。目前,新疆金世康药业仅有一款产品,为祛寒除湿散,用于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公开资料显示,祛寒除湿散是一剂祖传的治疗类风湿病药方,政府力挺企业研发,并给予了诸多资金支持,使该药成为新疆十年来首个通过原国家食药监局认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研发企业新疆金世康药业也凭借此药从新疆医药行业脱颖而出。

但即便如此,药企的生存依旧艰难。“我们只有这一个产品,地方医保也没有进,所以销售非常艰难,基本上只能去个体门诊。销售成本、研发成本、生产成本都非常高,如果低于我们的预期,企业都会很难生存。”王豪鹏说。

事实上,今年医保目录调整政策的变化,已经给了像金世康药业这样的创新药企很多机会。

今年8月公布的《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和《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申报指南》中体现出国家进一步鼓励医药创新的态势。七大类可以纳入 2020 年药品目录的拟新增药品范围,除“经国家药监部门按新药注册申请程序批准上市的药品(包括新活性成分、新剂型)”外,还包括“根据临床试验结果向国家药监部门补充申请并获得批准,适应症、功能主治等发生重大变化的药品”。对于这一要求,业界普遍认为,这体现了医保对医药产业创新的积极作为,不仅一如既往鼓励创新药研发,同时鼓励“老药新用”的改良型创新,为创新型医药企业尤其是本土企业提供了新的机会。

在《2020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通过形式审查的申报药品名单》中,医保目录外的药物符合“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8月17日期间,经国家药监部门批准上市的新通用名药品”条件进入此次医保谈判的共有171款新药,金世康药业生产的祛寒除湿散也是其中之一。“医保目录的调整工作,对刚刚获批的创新药,尤其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给予更快的准入机会。”国家医保局相关工作此前表示。

诚然,在鼓励创新为导向的本次医保谈判,已经温和了很多。综合今年医保谈判现场情况来看,中标企业反馈大多表示没有去年“狠”。相对于此前动辄50%甚至90%的降幅来说,多位代表透露自家产品降价幅度在30-40%,虽然“肉疼”,但“咬咬牙还能坚持”。业内人士指出,企业想进医保,势必要降价。但另一方面,当创新与降价在医保谈判相遇,医保局也会考虑到鼓励国产创新的大方向,在压价上或许有更多的空间给到企业。

当医保谈判成为创新药放量的重要催化剂,只有上市后快速纳入谈判目录,谈判成功后以较大价格降幅换取快速放量契机,才有更多活下来的机会。基于当前渐趋完善的医保谈判制度,创新药在上市初期以较大幅度降价纳入医保谈判目录已逐渐成为常态,快速推进研发抢夺先发优势以及合理的定价策略等方面将成为创新药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

原标题:“这次没谈成,回去只能把公司卖掉了!”遭遇腰斩降价的药企,这个冬天,难了